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科技带来的便利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就拿医疗科技来说,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生物打印也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目前科学家成功用特殊材料打印出人类心脏模型,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有望在未来为器官移植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打印人体器官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科学家并没有选择将3D生物制造设备安装在地球上的某个实验室,反而试图将其送上太空,成为国际空间站中的重要设备。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未来会在无重力环境下进行人体器官打印,这与地球环境截然不同,难道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吗?科学家注意到,进行生物打印需要使用生物墨水,后者由干细胞和对应的营养液构成,它们可以变成任意类型的细胞,为打印不同的人体器官提供充分的支持。
在打印过程中,生物墨水会附着在特殊的支架上,完成初步打印工作就会被放置在生物反应器内,为其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直到它成为一个成熟的器官,才完全具备人体移植的条件。
目前该项技术面临的瓶颈是,生物打印技术无法培育合适的细胞,因为地球的重力会将细胞层压扁,不能满足立体器官打印的需求。这也是人体内部压强与实验室内相关条件存在差异的地方,而在太空环境中就不存在类似的困扰。人们之所以无法推动生物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无法解决原材料和“手脚架”的问题。相对来说,太空环境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此环境中培养的生物墨水能够保持正常状态。并且打印出的对应器官也不需要复杂的手脚架支持,相关操作的步骤也可以有所删减。
在此之前,为了验证相关设想,科学家制造出一个微型滚筒微重力模拟器,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随后的研究中,科学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处,是最理想的建造生物打印实验室的区域。
只需要将生物打印机运往太空并且安装,宇航员就可以在未来进行更多的实验,虽然这样做的成本较高,但是它带给人类的动力是任何物质也无法取代的。 值得高兴的是,科学家此前还在太空空间站成功生产了第一块人造牛肉,即便没有明确信息描述它的味道如何,也没能改变它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表示,利用生物细胞进行3D打印在未来将会成为一种大趋势 ,所以人类必须在此投入大量精力,以此来积累更多的经验。器官打印在未来将会变为现实,有助于为患者提供生存的希望,这是医疗科技的一大进步,在其他方面同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无法改变自然规律,却可以加以利用,将其变为造福人类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