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作为全球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死亡病例超过40万。食管癌可以分为鳞癌和腺癌。腺癌主要是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而我国以鳞癌为主,95%的患者都属于鳞癌。此外,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食管癌是一种侵袭性的癌症,其预后非常差,食管切除术是该疾病患者唯一的治愈机会。

脐带血来源的由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构成的 DC-CIK 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方案,凭借其强效杀伤、低毒副作用、靶向广谱的特性,逐渐成为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突破性策略。
CIK细 胞:食 管 癌 的 “三 重 精 准 打 击 者”
CIK细胞是经细胞因子(如IFN-γ、IL-2、抗CD3抗体)诱导扩增的异质免疫效应细胞,同时具备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伤与T细胞的高增殖活性。其治疗食管癌的核心机制:
1. 直接杀伤:
识别广谱:无需抗原预致敏,通过表面NKG2D受体识别食管癌细胞高表达的 MIC-A/B、ULBP 等应激分子。
穿孔素/颗粒酶B释放:直接穿孔破坏肿瘤细胞膜,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2. 免疫调节:
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IFN-γ、TNF-α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
激活树突细胞:增强抗原呈递能力,启动T细胞特异性抗肿瘤应答(协同效应)。
3. 清除耐药与转移灶:
对放化疗耐受的食管癌细胞仍具杀伤力,尤其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微转移灶清除效果显著。

联 合 治 疗 的“增 效 器”
北京武警总医院肿瘤科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共入组60例,每组30例。
患者放化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于放化疗周期完成前第15天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血50ml,第15天检测 细胞杀伤活性并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总数达5×1010个后用于回输治疗。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分选后培养至14天时,CD3 +CD56+淋巴细胞阳性率由培养前的( 6.2 ± 1.3) % 上升到培养后的 ( 58 .8 ± 7.9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1) 。图1所示为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CIK细胞培养前后表型变化。

本研究表明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局部晚期食管癌 患者进行自体CIK细胞联合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2013年1月—2015年1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选取采用 DC-CIK 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8例,年龄48-86岁,中位年龄6岁,KPS 评分>70分。
治疗方案:3例患者在术后第2周采取外周血用于DC-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1周后回输患者体内,术后第4周行第1周期化疗。其后序贯进行第 2、3 周期的化疗。11例患者术后2周采集外周血用于DC-CIK细胞治疗。8例患者在 DC-CIK 细胞回输1周后进行同期放化疗。
28 例患者经 DC-CIK 联合治疗后,CR 0例,PR 1例,SD 9例,PD7例,ORR为43%,DCR为75%。DC-CIK 治疗后,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显示原发灶和转移灶明显减少,未见高代谢肿瘤残存症状。

研究发现,28例患者治疗1周后检查结果TH /TS范围显著降低,1个月后复查数值恢复至正常值,并较之前检查结果显著升高; CD16 + CD56+治疗后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与既往临床研究结果一致。Schmid等研究报道,DC诱导培养CIK可以使CIK细胞中的免疫抑制T细胞,即Treg细胞明显降低,削弱其对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CIK对肿瘤的杀伤效应。
一位75岁的女性患者,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全流质饮食,体重持续下降,精神差被送往医院治疗。患者高血压病史10年,帕金森病8年,糖尿病2年。入院KPS评分60分,肿瘤标志物铁蛋白184.2ng/mL,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底部肿瘤大小2.52cm,食管中段隆起样病变。病理检测结果表明,中分化腺癌。
患者确诊为食管癌(T4N0M0)。给予三维适形放疗,2.5Gy/次,由于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和胃灼热感,放疗共进行12次。
给予患者脐血CIK细胞回输6次,每次回输量1*109个细胞。脐血CIK 细胞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3个月后患者自述腹部疼痛明显减轻,且能进食半流质饮食。随后准备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8次三维适形放疗后,进行脐血CIK 细胞3 次回输治疗,治疗后患者出院。

3个月后再次入院进行治疗和检测,此时患者自我感觉改善明显,诉吞咽顺畅。KPS评分90分,肿瘤标志物铁蛋白159.8ng/mL,电子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无隆起样病变,瘤体消失,食管通畅。PET/CT显示无其他部位转移灶。
为巩固治疗患者继续脐血CIK 细胞4次回输治疗,治疗后出院。1年后的随访中,患者的疾病与之前相比,腹部疼痛消失,正常人一样进行饮食,且患者的体重增加,精神状态佳。
这些实验证明DC-CIK 细胞免疫治疗食管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安全可行,无不良反应。
未 来 突 破 方 向
1. 基因工程改造:
导入靶向食管癌抗原(如HER2、NY-ESO-1)的CAR,打造 “CAR-CIK”超级战士。
2. 纳米载体递送:
用磁性纳米颗粒引导CIK富集于食管病灶,提升局部浓度。
3. 冻存技术升级:
建立“即用型”脐带血CIK细胞库,降低治疗延迟。
4. 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探索与CTLA-4、TIM-3等抑制剂的协同方案。
结 语
脐带血CIK细胞疗法为食管癌患者开辟了一条低毒、高效、改善生存质量的崭新路径。尽管产业化与疗效优化仍在攻坚阶段,其“生物导弹”般的精准打击能力,正逐步改写食管癌治疗的格局。每一次细胞输注,不仅是对抗肿瘤的战役,更是人类借力生命本源——免疫系统——奏响的再生序曲。
参考文献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 2) : 69-90.
[2]郝世凯,苏相相,王丹丹,等.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 诱导的杀伤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医药前沿,2014,21: 185 - 187.
[3]Marten A,Renoth S,Von-Lilienfeld-Loal M. et al. Enhanced lytic activity of CIK cells against multiple myeloma cells after co-culture with idiotype-pulsed do cells[J].Haernato-logica,2001,86( 6) : 1029 - 1037.
[4] Schmidt J,Eisold S,Buchler MW,et al. Dendritic cells reduce number and fuction of CD4 + CD25 + in cytokine-induce killer cells derived from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4,53( 11) : 1018 - 1026.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编辑|Zhang.ZG
审核|Geng.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