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一种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起病、累及人体单个系统或全身的反应。易过敏体质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如花粉、尘螨、食物等,都可能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
过敏问题主要出在自身的免疫系统上,如果免疫系统过激反应的话,就会将无害的东西错认为抗原,进而将之排除并制造抗体进行攻击,这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也就是过敏。
在全球范围内,食物过敏症患者高达2.5亿,哮喘患者数量达到3亿,鼻炎患者更是多达4亿。传统疗法依赖抗组胺药、激素或脱敏治疗,但存在复发率高、长期用药副作用等问题。尤其对重度哮喘、顽固性湿疹患者,医学界急需突破性解决方案。
干 细 胞 的 核 心 机 制
干细胞(尤指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过三重路径对抗过敏:
1. 免疫平衡重建
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TGF-β、IL-10等抗炎因子,直接抑制过度活跃的Th2细胞(过敏核心驱动者),同时激活调节性T细胞(Tregs),使促炎/抗炎反应回归平衡。
2. 组织屏障修复
干细胞分化成上皮细胞,修复过敏导致的呼吸道/皮肤屏障损伤。例如,哮喘模型中MSCs可重建气道纤毛结构,减少过敏原渗透。
3. 免疫记忆重塑
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干细胞诱导树突细胞呈递耐受信号,降低IgE抗体敏感性,从源头阻断“过敏记忆”。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发表过一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鼻炎的应用研究,介绍了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及基于干细胞的鼻炎临床治疗方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促进Treg细胞增殖,平衡Th1/Th2因子的含量,减轻过敏性鼻炎的刺激,不易复发,有望成为未来鼻炎治疗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
一项来自《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世界科学院学报)的报道显示,通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技术,成功治愈了一名65岁女性难治性特异性皮炎合并尿路感染和严重足部溃疡的患者。
仅一次性静脉回输干细胞,就有效消除了特异性皮炎及伴发的瘙痒和弥漫性湿疹,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在为期14个月的随访中也未见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
2017年,《Stem Cells》杂志中也报道了一项双盲、随机及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其疗效,Kim等纳入34例中、重度AD患者(20~60岁)分为皮下注射MSCs低剂量(2.5×107个)组和高剂量(5.0×107个)组,观察12周,采用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研究者整体评价(IGA)评分、不良反应评价和血清生物标志物等指标进行评价。
结 语
这种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一点点成型。与其说干细胞在治疗过敏,不如说它在教会我们的免疫系统:那些漫天飞舞的花粉,本是生命循环的信使,而非需要剿灭的敌人。WHO过敏性疾病防治指南(2025草案)已将干细胞疗法列为“潜力级突破方案”,强调其“治本”特性优于传统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
[1]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https://doi.org/10.1155/2020/2367524
[2]Effective remission of an elderly patient with refractory atopic dermatitis and foot ulcers following infusion with 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case report
[3]Kim, EY., Kim, H.S., Hong, KS. et al.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 therapy in atopic dermatitis and chronic urticaria: immunological and clinical viewpoints. Stem Cell Res Ther 12, 539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1-02583-4
[4]Mirershadi, F., Ahmadi, M., Rezabakhsh, A. et al. Unravel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sthma. Stem Cell Res Ther 11, 400 (2020).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0-01921-2
[5]陈壮桂,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新医学2017年5月第48卷第5期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编辑|Zhang.ZG
审核|Geng.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