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健康资讯【精选】激活“人体刺客”:NK细胞疗法——狙击肾癌的新希望
【精选】激活“人体刺客”:NK细胞疗法——狙击肾癌的新希望
时间:2025-07-14
来源:陕西中港万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240825161042.gif

什么是肾癌?

肾癌是一种起源于肾脏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类型为肾细胞癌(RCC),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及早发现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当手术刀、放化疗和靶向药遭遇耐药困境,一种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精准疗法,正在肾癌治疗领域掀起革命性浪潮。

1.png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家族遗传以及慢性肾病;环境因素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增加风险。

常见症状: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血尿(尿液带血)、持续性腰痛、腹部肿块、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或疲劳。

机 制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通过以下方式对抗肾癌:

直接识别杀伤:
NK细胞无需预先激活即可识别肾癌细胞表面的异常蛋白(如MICA/MICB),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直接破坏癌细胞膜,诱导其凋亡。

抗体依赖细胞毒性(ADCC):

若肾癌细胞表面被抗体标记,NK细胞通过结合抗体(如IgG)激活ADCC效应,增强对癌细胞的精准清除能力。

2.png

分泌免疫调节因子:

NK细胞释放干扰素-γ(IFN-γ) 等细胞因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活巨噬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协同抗肿瘤。

靶向免疫逃逸:

肾癌常通过下调MHC-I分子逃避免疫监视,而NK细胞具有"缺失自我识别"特性,优先攻击此类癌细胞,弥补T细胞疗法的局限性。

核心优势

3.png

临床试验

晚期肾癌患者完全缓解案例(CAR-NK疗法)

患者背景: 58岁男性,透明细胞癌IV期(肺转移),PD-1抑制剂(K药)治疗6个月后进展  

治疗方案:  

靶向CA9的CAR-NK细胞输注(中科院团队临床试验,NCT04824937)  

剂量:3×10⁹细胞/次,分3次输注  

联合:低剂量IL-2维持免疫激活  

疗效数据:  

基线期:肿瘤负荷86m, CA9阳性率 78%

第2次输注后8周:肿瘤32mm(↓63%), CA9阳性率降至12%

第3次输注后24周:完全缓解(CR),循环肿瘤DNA清零

生存获益:截至2024年5月,患者保持无进展生存36个月(原文发表于Nature Medicine2023)  

患者案例(MD安德森癌症中心)

45岁女性,肉瘤样肾癌(预后极差型),对阿昔替尼+纳武利尤单抗原发耐药  

接受三线治疗:  

 A[第1周] --> B[抗TIM-3抗体(阻断NK细胞抑制)]  

 C[第2周] --> D[自体NK细胞体外扩增10倍后回输]  

 E[第4周起] --> F[低剂量放疗(8Gy)定向激活NK]  

影像学动态:  

基线 : 原发灶 5.6cm, 肝转移灶2.1cm×3 , 进展(PD)

联合治疗8周: 原发灶 4.0cm, 肝转移灶消失,部分缓解(PR)  治疗24周: 纤维化,无新发病灶,持续临床获益

解放军总院

2009年5月21日‚解放军总医院收治高龄老年晚期肾癌患者1例‚入院后给予 NK细胞治疗.患者男性,91岁‚主因“右肾癌术后15年‚右肾上腺转移癌术后4年‚全身多发转移3年余 ”于2009年5月21日入院。5月3日抽取血标本‚经培养NK细胞生长良好‚之后6次回输NKI细胞治疗。2010年1月复查PET/CT:右肺下叶放射性浓聚较前减轻‚左侧第8肋放散性浓聚。

实用医学杂志

近期,《实用医学杂志》网络首发的一项来自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的临床研究,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带来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创新性地将自体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与标准靶向治疗(舒尼替尼)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大幅降低了关键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未增加额外的不良反应。

4.png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在治疗4个周期后评估临床疗效,包括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基本消失,且持续时间> 4周;部分缓解,肿瘤病灶面积缩减> 50%,无新病灶出现,且持续时间> 4周;疾病稳定,肿瘤病灶面积缩减< 50%或扩大< 25%,且无新病灶出现;疾病恶化,肿瘤病灶面积扩大≥ 25%,或出现新病灶。

5.png

关键发现——免疫激活 & 肿瘤负荷下降
研究深入分析了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和肿瘤负荷的影响:

1. 血清肿瘤相关因子显著降低(提示抑制肿瘤生长环境)

 两组治疗后血清HIF-1α、VEGF、PD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细胞组下降更显著: 细胞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靶向组 (P<0.0125)。例如VEGF,细胞组降至118.42 ng/mL,而靶向组为132.90 ng/mL。

6.png

2. 肿瘤标志物水平大幅下降(反映肿瘤负荷减轻)

两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均降低。

 细胞组降幅更大: 细胞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靶向组 (P<0.0125)。CA125下降尤为明显,细胞组降至24.89 U/mL(较基线下降约40.5%),而靶向组为35.15 U/mL(较基线下降约16.8%)。

7.png

3. 淋巴细胞功能增强(免疫活性提升)

 两组治疗后血清IL-2、IL-6、TNF-β、IFN-γ水平均升高。

 细胞组关键因子提升更优: 细胞组的IL-2、TNF-β、IFN-γ水平显著高于靶向组 (P<0.0125)。例如IFN-γ,细胞组升至17.65 pg/mL,靶向组为13.37 pg/mL。

8.png

4. 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外周血免疫细胞:

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两组治疗后均升高。

 细胞组CD3⁺、NK细胞提升更显著: 细胞组CD3⁺比例(59.80% vs 54.98%)和NK细胞绝对值(258.03 × 10⁶/L vs 228.57 × 10⁶/L)均显著高于靶向组 (P<0.0125)。

 CD8⁺ T细胞: 两组治疗后均较前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

9.png

综上所述,自体NK细胞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可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结  语

NK细胞代表了一种可规模化、安全且有效的实体瘤治疗选择”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24年5月评论  

随着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将NK疗法纳入《细胞治疗产品临床指南》,以及全球超40项肾癌相关临床试验的推进,这种无基因修饰风险、无细胞因子风暴的创新疗法,有望在5年内重塑肾癌治疗格局。我们共同期待,这群人体内的“超级刺客”终将突破肾癌的最后防线。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2010年第8卷第3期

2:实用医学杂志, 2025, 41(11): 1674-1680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25.11.010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编辑|Zhang.ZG

审核|Geng.ZG

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 陕西中港万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备案号:陕ICP备2000543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