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健康资讯干细胞:重塑免疫,攻克炎症难题
干细胞:重塑免疫,攻克炎症难题
时间:2025-01-20
来源:中港万海

20240825161042.gif

炎症,作为机体对各种刺激的防御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无论是因感冒引发的咽喉肿痛,还是不小心划破皮肤后的红肿热痛,都是炎症的表现形式。炎症不仅会引起局部的不适,如红肿、疼痛、发热,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1.png

看似平常的炎症,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长期的慢性炎症与多种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据统计,约1/6的癌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所致。炎症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紧密相连。

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治疗的新希望

在应对炎症这一健康威胁的征程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它就像身体里的“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参与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

2.png

这些神奇的细胞在炎症治疗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它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对炎症进行调控 。正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归巢等多种特性,使得它在炎症治疗领域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
 

间充质干细胞抗炎的作用机制

在炎症的战场上,免疫细胞的平衡至关重要。间充质干细胞精准调节各类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维持免疫平衡 。

3.png

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使巨噬细胞从促炎的M1型向抗炎的M2型转化,这一转化过程有效减少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同时增加了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间充质干细胞拥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归巢。当身体出现炎症时,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感知到炎症部位发出的“信号”,精准迁移到炎症部位。

4.png

这种归巢能力得益于炎症部位分泌的多种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它们引导间充质干细胞到达目的地。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表达的相应受体,能够与这些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定向迁移 。

一旦到达炎症部位,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抗炎因子、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等方式,直接参与炎症的治疗,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分化能力,在炎症损伤的组织中,它能够根据组织修复的需要,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 。

在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修复受损的软骨组织,缓解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中,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改善心脏功能 。

5.png

通过分化为受损组织的功能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替代受损或死亡的细胞,重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炎症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强大的旁分泌功能,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 。这些因子在炎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促进炎症的消退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也具有重要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够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功能和行为 。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类病因未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常饱受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的折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且存在诸多副作用 。

间充质干细胞为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多项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归巢到肠道炎症部位,通过免疫调节、促进组织修复等机制发挥治疗作用 。

6.png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对10例克罗恩病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肠道炎症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可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甚至功能丧失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不佳,疾病进展难以控制 。

7.png

间充质干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对64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联合个性化低剂量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经过3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健康评估问卷(HAQ)和28处关节疾病活动性评估(DAS28)评分降低 。

呼吸系统炎症,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

间充质干细胞在呼吸系统炎症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哮喘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平衡,抑制Th2型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 。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还能够促进气道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气道重塑 。

8.png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一名长期哮喘患者接受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后,急救吸入装置和喷雾器的用量显著下降,哮喘症状得到持续改善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减轻肺部炎症,抑制肺组织的纤维化,改善肺功能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这些因子可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从而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展 。

结论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积累和长期随访数据的完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充分的验证 。这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推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

参考文献

[1]Li X, Li C, Zhang W, Wang Y, Qian P, Huang H. Inflammation and aging: signaling pathways and intervention therapi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3 Jun 8;8(1):239. doi: 10.1038/s41392-023-01502-8. PMID: 37291105; PMCID: PMC10248351.

[2]陈于,曾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炎症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9):14678-14686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科普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指导意见。

编辑|Lin.ZG

审核|Geng.ZG

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 陕西中港万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备案号:陕ICP备20005433号-2